解脱篇经文如下:
1.超自然能力是天生的,由前世练习而来,或借由草药重复诵经苦行练习三摩地得来的
2.由一个种类转换成另一个种类的生命,是自然定律流转的结果
3.偶发的事件并不会直接促使自然演化,只是如同农夫移除障碍物一般
4.创造出来的心灵是,由自我本位意识产生的
5.虽然创造出来的心灵作用都不一样,但瑜伽修行人最原始的心会指引他们
6.只有冥想中产生的心灵,才可以脱离宿命的印痕
7.瑜伽修行人的行为既非白的(好的),也非黑的(坏的),但是其他的人则有三种,好的,坏的,好坏都有的
8.这些行为的潜意识印象,只有在顺利的情况下,才会在特定的来生显现
9.虽然在不同的转世中,欲望会因等级,时间,空间而分隔,但他们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连续关系,因为欲望的印象和记忆是相同的
10.既然生存的欲望是永恒的,其印象与记忆是没有开始的,永远存在
11.由行为的原因,结果,基础(欲望根源),支持(欲望之物)连接所造成的印象,会随着以上的四者的消失而消失
12.过去与未来存在于事物的真实形象中,因此特质的差异而显现出来
13.不论可显现出来的或是精微看不见的,都属于本性的特质
14.事物的真实性取决于本性特质间的转换
15.由于不同心灵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会不一样
16.一个事物的存在并非依据单一的心灵,否则当心灵没有理解他时,事物会变成什么呢
17.一个事物是否被认知,要看心灵是否被他上了色彩
18.真实自我是永恒不变的,她永远知道心灵是否改变,因此,它是心灵的主宰
19.心灵是不会自我发光的,因为他是被真实自我所认知的事物
20.心灵不能同时觉察主体看者与客体被看的事物
21.如果一颗心灵被另一颗心灵所认知,并视为当然时,我们就得对他们假定一个无尽的数字,还会有第三颗心灵,第四颗…结果将造成记忆的混淆
22.真实自我的意识是不会改变的,当心灵受到他的影响就变成了他的意识
23.心灵受到真实自我看者的影响后被看见,就能够了解所有的事了
24.虽然有无穷的欲望,但心灵是为了真实自我存在的,因为他的表现只能与真实自我结合
25.能够看出心灵与真实自我的区别者,其念头就将如真实自我般永远停止了
26.于是心灵朝向能够分解的境界,从而引向解脱之道
27.由于过去的印象,在能够分辨与解脱之间可能会出现困惑的想法
28.这些过去的印象是可以移除的,就像曾经谈过移除障碍的那些情况
29.由于拥有完美的分辨力,即使有**的奖赏在前,也完全没有兴趣,还能恒久的持续明辨,这种境界称为大码美加三摩地
30.从此,一切苦恼烦忧与因缘果报都窒息了
31.知识浩瀚无边,当其遮蔽物和不纯洁之物全被除去时,就几乎没有再需要被知道的事物了
32.于是,本性的三种特质终止了他们的连续转换,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目标
33.前面所谈的连续,意指不间断的瞬间,他们能在转换终止时被认知
34.当本性的特质融入了本性,不再需要来服务真实自我,他已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于是达到了解脱的最高境界
瑜伽经里告诉我们,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瑜伽就是身心的结合,束缚或解脱都来自自己的内心,将这妄念纷飞的杂乱心,通过修行回归到原来真实纯洁的本性,那就是真实的我。去掉我执(即小我),与大我(宇宙大自然)合二为一,人的执着极其坚固,这需要长期的修炼和指导。
巴坦加里大师告诉我们,把心静下来,达到约束心灵的基本原则,就可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就是瑜伽的生活,万物都是相互供养,互相依存,如果明白这一点,就是真爱的表现,没有动机,不自私,因为解脱的人不会对任何事物产生依恋,他的心灵是纯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