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修身有两种含义,狭义的说是为了身体的健康与自由,广义的说是为了修心。当我们误解瑜伽仅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时,它的真实价值被隐藏了,而实际上瑜伽是身体与心灵的控制。
心是最复杂的东西,要认识你的心、你的意识、你的真实自我的本性,并将它从外在复杂的物质世界,引向内在那无垠广阔的宁静世界,而从中得到大智慧与喜悦,是这部经典主要探讨的内容。
巴坦加里的智慧如同瑜伽大海,深不可测,他只用一些简单的片语就能启发后世的大师智者,对人类身心灵深入浅出的表达出各种诠释意境。
《巴坦加里的瑜伽经》共196条经文,从传统上的意义而言,分成四个部分:
**部分是三摩地篇,提及瑜伽理论和三摩地的最高境界,巴坦加里可能希望一开始就提供学生一些启示后,再练习瑜伽。
第二个部分为练习篇,其内容有瑜伽哲理,但是比较着重于实际的练习,传统的拉加瑜伽八个阶段里的前五个阶段,在此篇都有详细的说明,如练习的好处可能遇到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方法。
第三个部分为成就篇,讨论拉加瑜伽八个阶段里的后三个内在的阶段,以及对一个热忱的练习者来说可能增加的能量及成就。
最后一个部分为解脱篇,从大宇宙、深入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瑜伽。
没有人知道巴坦加里生于什么年代,他是否只是一个或是多个人共用巴坦加里这一个名称也无从考据,根据推算,瑜伽经出现的年代应从公元前五千年算起。无论如何,他可能并没有发明拉加瑜伽,确切的说是他组织编辑了各种存在的瑜伽理念和练习的成果,从此,他就被称为瑜伽之父,他的瑜伽经是所有不同瑜伽冥想派系的一个基础,源远流长,至今形成了无数的形式与派别。
拉加瑜伽,又称为阿斯汤加瑜伽,在196句简短经文里,包括他的目的,需要的练习学习途中遇到的障碍,如何排除障碍,以及从练习中得到的成果的精确描述。
一、三摩地篇
什么是瑜伽?约束心灵的变化就是瑜伽。
什么是心灵的变化?比如囚犯,他觉得被关在牢笼里,渴望被释放,但是那些守卫不也是跟囚犯一样吗?也在监狱里。差别在哪呢?囚犯觉得它是个监狱,守卫觉得它是个工作,如果囚犯把这里看成是改正错误的地方,它就会不一样,心理态度使然。所以外在世界的不同,都是来自心灵的结果,你感觉约束就被约束。你要控制思想将他改变成你想要的。
当可以约束心灵变化时,你是那个时常可以看到身和心在前面活动的真实自我。我们经常这样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男人,我是富翁……而实际上我和你是没有区别的,我们退回到最小的组成,我们都是原子,都是能量。同样的能量给予不同形式出现,我们给予不同的称呼,所以形式名字只是能量不同的翻译而已,瑜伽科学家认为能量背后的不同形式是一个不变的意识或灵性或灵魂(真实自我)。
当心灵不能被约束,真实自我便不体现为能量,而是随着心灵而变化,有了偏见的眼睛,看东西就会有色彩。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心灵变化呢?A既往人生经验,生活常识,学习积累等,给心灵蒙上一层又一层所谓的知识,看待事物时便会受到影响。B错误的认知,把某物误认。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错觉想象,什么都没有,却创造出一些想象。比如某些狗血电视剧情,男女主角无中生有的误会。D睡眠,此时虽然处于无知觉状态,但是潜意识还是清醒的,心灵依然会受到影响而变化。E记忆,过去的经验及未被遗忘的事儿,会影响心灵的变化。
既然已经看到心灵是可以变化的,那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去控制其变化。A不断练习:长时间,不间断,认真热忱,即要有耐心,热心和信心地去练习。B普通不执着。能自我掌控意识,对看到听到的事物不产生欲望,就是不执着。所有欲望都带有颜色,你将心着上色彩的那一刹那,心便无法得到休息,以一个得不到休息的心去练习瑜伽,是没有办法稳住的。C最高境界(三摩地),对任何事情无欲无求,此时你将找回真实自我,那个能量层面的自我,便更好的享受这个世界。
最高境界三摩地(指沉思冥想和它的变化,即冥想者、冥想依据及冥想三者没有分别,合而为一)分为显著的和不显著的三摩地。显著的三摩地又分为整体(推论)的,精微(内省)的,心(喜悦)和个体(纯洁的自我)的三摩地。在持久的练习之后,可以中止心灵的变化,便进入不显著三摩地。
以上这段话可以翻译为,沉思冥想分为显著和不显著的。显著的冥想分别专注在一个实体的东西上;专注在看不见的实体,抽象的东西上,像白色,红色等;专注在快乐,没有任何辨别力;专注在“我”,你就在那儿,其他什么都不知道。显著的沉思冥想是一个往内心走的过程,不是开发,而是深入。
不显著的沉思冥想,连自我的感觉都不存在了,在这个境界里,只有意识,没有别的。你要完全了解本性(本性是一种蛰伏在身体里的一种力量,就像发电机未转动时,电力无法产生,一旦马达开始转动,电力于是产生),然后控制它,之后放在一旁而得到解脱。显著的沉思冥想,需要不断练习去控制马达的转动,不显著的沉思冥想,则可以略过马达,转身看到真实的自己,天人合一。
如何达到三摩地境界?详见经文21-28。
练习三摩地会遇到的障碍:分散注意力和精神焦虑不安。
如何防止障碍发生?详见经文32-40。